首页 >  出版 >  系列著作 >  正文

 

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: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


日期:2013-12-16   | 来源:   | 作者:


改革.jpg


丛书名: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     出版社:北京大学出版社      2014年1月第1 版     16开本


编辑推荐

  虽然《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·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: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》英文版较早出版(1997年),所讨论的文学和电影历年来也广受关注,有不少相关论述,但作者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理论感觉基础上,将之放在“中国现代主义”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,述之以极具思辨性和穿透力的语言,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,对相关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。


内容简介

  《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·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: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》通过对改革十年(主要是80年代)中“文化热”及代表性文学、电影等的批判性解读,试图在社会语境和形式符号的时空秩序里追溯“中国现代主义”的生成与流变,从思想文化角度对“新时期”进行了深刻的历史观照。作者在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理论感觉基础上,将新时期的文学和电影包括放在“中国现代主义”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讨论,述之以极具思辨性和穿透力的语言,提供了一种不同的阐释,对相关的研究不无启发意义。其中对于知识精英群体在文化思潮中的精神探索和实践应对的关注,使《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·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: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》所讨论的80年代某种程度上具有了精神史的味道,这也是副题命意所在。

作者简介

  张旭东,纽约大学(NYU)比较文学系、东亚学系教授,北京大学“长江学者”讲座教授,bet365足球直播名誉院长(兼职),纽约大学-东京大学-北京大学-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国际批评理论中心(ICCT)主任。中文著作包括《批评的踪迹》、《纽约书简》、《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》、《对话启蒙时代》、《我们时代的写作》等。译有《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》、《启迪》。编有《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逻辑》、《后现代主义与中国》(英文)、《中国何处去——当代中国思想论争》(英文)、《在全球化时代反思启蒙》(英文)等。


目录

前言
访谈:从“现代主义”到“文化政治”(中文版代序)
导论

第一卷  新时期文学和文化的创新
第一部分  文化话语
第一章  “文化热”的主要流派
第二章  文化讨论中的几个母题
第二部分  文学话语
第三章  新时期文学:历史书写与意识形态
第四章  “现代派”的介入
第五章  “先锋派”的介入
第六章  自我意识的童话:格非与元小说的几个母题

第二卷  与历史相遇的视觉政治——解读“第五代”
导论
第三部分  现代电影话语
第七章  “代际”政治:什么是“第五代”?
第八章  现代电影语言的形成
第四部分  社会风景的寓言
第九章  “第五代”的分化
第十章  陈凯歌《孩子王》的批判解读
第十一章  张艺谋《红高粱》中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
第五部分  新电影的政治
第十二章  作为艺术家的电影导演:现代主义主体性的起源
第十三章  民族电影?
第十四章  电影领域里的诸种立场

参考文献


 

热门阅读
  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《古典拉丁语汉语大辞典》编纂”开题论证会在重庆大学举行
  • 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&博雅学院2017级举行新生开学典礼
  • “同心凝聚共筹佳会,红色点亮青春信念”——记高研院研院主题团日活动
  • 高研院&博雅学院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和宿舍安全检查
  • 【夏令营系列讲座】秦统一问题再认识
  • 【文字斋讲座】从强制阐释论到公共阐释论——什么是文学?
  • 高研院举行新老生经验交流会
  • 重庆大学高研院&博雅学院师生参加第十三届泰学研究国际会议
  • 学院工作记事 学院成立以来的所有简报,包含党政工作、学术活动、教学工作、科研工作、学生活动及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内容。…[详细]

     

    数字民主的迷思 《数字民主的迷思》主要讨论互联网对美国政治的影响,聚焦的是“民主化”这一课题。针对公众关于网络民主的…[详细]